没有套路只有真诚,她靠什么让顾客主动上门?

有些人喜欢让你“看见她”,但她不是。Dr Yoyo Chong 从没想要抢眼,她做美容事业,也不把自己包装成“女强人”,而更像是一个不被注意却始终在推动事情的人。她成立了 『 DrYoyoChong SkinHouse 』,没有华丽营销、没有公关词语,只有“我们一步一步把系统做好,让顾客安心”的信念。

而这个低调到几乎没声音的品牌,居然慢慢地成了同行口中的学习范本,顾客口中的“唯一信赖”。她的搭档 Sam Skin House Aesthetic 是另一个沉默英雄:几乎没人听过她的讲话,却没有她做不了的细节。

你很难一开始就注意到她们,但一旦接触,就会被她们的“安静坚持”所折服。这不是一条快路,也从来不是轻松的选择,但她们走出来了,而且走得很稳。


她不靠流量靠结构

DrYoyoChong SkinHouse 不是一个你会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刷到的品牌。你刷不到她的短视频、也看不到她请网红探店。但你能在每一个被服务的顾客口中听到:“她们真的很稳。” 创办人 美业导师 Dr Yoyo 说:“我不太会制造惊喜,但我可以保证,每一次服务都有惊喜是因为我们认真。”

她强调的是流程——不靠经验主义,而是靠细致到让人“有点神经质”的 SOP。她会用图表训练员工做沟通前准备,甚至为不同肤质设计不同层级的记录模板。她说:“服务是用来‘执行’,不是用来‘感受’的。”

她们只说失败,不炫耀成功

她有一个特别“反直觉”的做法——每个月团队会一起复盘“我们这次服务哪里失败”。而不是鼓励夸夸“哪个顾客特别满意”。这在大多数美容机构中,可能很不讨喜。毕竟谁喜欢谈失败?但 Skin House Aesthetic 的文化是:我们永远没做完,只能越来越好。

这也是为什么她从没用“我服务了谁”当作行销话术。她不贴证书在门口,但她每年去上三次国际认证课,不是为了社交媒体发图,是为了内部提升。她说:“我也不是天才,但我知道努力的方式不能错。”

她用制度替代“天赋型服务”

“服务好”听起来很美,但这四个字其实太模糊了。Dr. Yoyo 和 Sam Skin House Aesthetic 在做的是:“服务不能靠感觉,要靠结构。”

她们为团队制定了多层级培训系统、流程记录、仪器更新 SOP,每一个顾客进门前,系统会提醒你她上次皮肤状态、心理反馈、术后反应。她说:“很多人以为美业是手艺,但现在我们看重的是决策逻辑。”一个新助理加入团队,不是先学按摩手法,而是先学“怎么判断什么不能做”。

她不需要明星员工,需要执行文化

很多美容院喜欢把“资深技师”挂出来当卖点,但 DrYoyoChong SkinHouse 没有这种人设。

她说:“我们没有明星员工,只有执行力团队。”其中最典型的是 Sam ——一个几乎没在社交媒体出现的人,却被所有老客户记得名字。

她不做推广、不上镜,但流程最熟、收尾最稳、客户关系最扎实。“我们品牌调性就是稳。”Dr. Yoyo 坦白地说,“不求你看见我们,但一定要让你愿意带朋友回来。”

她知道信任比美更重要

她说:“一个人再漂亮,如果她自己不喜欢自己,还是会不快乐。”所以她的品牌宗旨从来不是“变美”,而是“让顾客找回掌控感”。

这听起来抽象,但她做得很具体——每一项服务前必须先确认心理状态;每个疗程后有跟进,不止是肌肤状态,也包含心情记录。

她觉得:“现在市场太焦虑,我们必须做更慢、更稳定的东西。”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她不热衷扩张,但 Skin House Aesthetic 的客单价和复购率在业内却遥遥领先。


她不喜欢被叫“创业女强人”,也不喜欢被贴上“成功人士”的标签。她说:“我只是一个比较固执、不想乱来的创业者而已。”

但就是这个“比较固执”的她,带出了一个几乎没有外部资源,却能让顾客口口相传、同行模仿的品牌——DrYoyoChong Skin House

她的搭档 Sam,从没上过台,但她是那种你做错步骤她能立刻提醒的同事。她们两个,从不追“红”,却一起创造出了一家被信任、被复购、被传颂的美容品牌。

这或许也是今天马来西亚美业最稀缺的东西:一份真正的专业主义,以及用时间打底的信任。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